WFU

2018年1月6日 星期六

寶寶身上的草莓血管瘤 – 嬰兒型血管瘤

作者:林旻憲 醫師




嬰兒型血管瘤(infantile hemangioma),是寶寶出生後最常見的腫瘤,因為外觀鮮紅奪目,嬰兒型血管瘤在過去被叫做是「草莓血管瘤」。當爸爸媽媽看著自己的寶貝,皮膚上這一顆逐漸長大,卻怎麼樣也摘不下來的草莓,焦急的心揪得更緊了。

血管瘤絕大多數生長在頭頸部的皮膚上,70 % 的血管瘤寶寶只會有一個病灶。淺層皮膚的血管瘤呈現鮮紅色,深層皮膚的血管瘤則帶著藍紫色調。




血管瘤會一直長大嗎?


嬰兒型血管瘤,通常是在寶寶誕生之後才會出現,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會迅速變大,一直要到寶寶一歲以後,血管瘤才會停止長大。

在兩歲前後,血管瘤會逐漸退化萎縮。研究顯示,血管瘤大約以一年減少 10 % 體積的速度變小,換句話說,寶寶在九歲的時候,血管瘤預期只剩下 10 % 的體積。

萎縮期可長可短、因人而異,不過大約在十歲之後,血管瘤就不會進一步縮小了。




值得注意的是,並不是每一個血管瘤寶寶都可以套用上述的「快速成長-緩慢萎縮」模式。

此外,並不是每一個嬰兒型血管瘤都有機會萎縮到不見蹤影,多數的血管瘤最終還是會造成皮膚的顏色不均、皮膚萎縮或是疤痕組織。

如果血管瘤沒有依循「快速成長-緩慢萎縮」的模式,甚至血液出現血小板數目不足的現象,這時候就不能視作是一般的嬰兒型血管瘤來處理。


除了外觀,寶寶的健康會受到影響嗎?有沒有併發症?


大多數的嬰兒型血管瘤並不會造成身體機能異常、或是危及生命安全。

不過具有以下特徵的血管瘤,請爸爸媽媽一定要主動帶著寶寶找醫師評估。

1. 頭部大面積 (≥ 5 公分)
2. 眼睛周圍位置
3. 頸部下頷位置
4. 腰部尾椎位置
5. 數目眾多(≥ 5)

如果血管瘤具有以上的特徵,有可能會影響眼睛視力、神經發育、呼吸功能、出現生殖泌尿器官異常、或是內臟血管瘤等等的併發症。


既然血管瘤會逐漸變小,那有需要治療嗎?


如果有出現以下的情況,可審慎考慮接受進一步的治療

1. 已經,或是預期可能出現併發症的血管瘤
2. 已經,或是預期會造成明顯外觀缺陷的血管瘤
3. 時常出現破皮、流血的血管瘤

如果要治療,最好要趁早。愈早治療,效果愈好。

如果爸爸媽媽決定採取保守的作法,打算靜觀其變,等待血管瘤自然縮小萎縮 (也就是主動的不作為),別忘了要定期照相紀錄血管瘤的外觀大小,並持續回到門診追蹤。


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療血管瘤?我的寶寶這麼小,會有副作用嗎?


治療嬰兒型血管瘤的方法不少,目前最主流的方法,是使用某種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(propranolol)。經過國際間大規模的觀察研究,該藥物對於血管瘤寶寶是安全的,極少數使用者會出現心跳緩慢、血壓下降、支氣管痙攣、血糖濃度不足等副作用。

其他可以治療嬰兒型血管瘤的方法,包括有口服類固醇、注射干擾素、外用擦劑、雷射治療、手術切除等等。

冷凍治療、電燒治療、或是放射線治療之後,皮膚容易產生疤痕,治療前需要審慎評估。


爸爸媽媽別心急,心平氣和做決定


1. 多數的嬰兒型血管瘤並不需要積極治療,可以靜待它自然萎縮。
2. 請與醫師充分溝通,並討論是否有進一步檢查,或是治療的必要性。


本文同步刊登在 照護線上
©林旻憲醫師,保留所有權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