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

聽音樂會要怎麼拍手才不會好尷尬?

作者:林旻憲 醫師




舞台上的演出者,無一不希望博得台下聽眾如雷的掌聲。不過在音樂會裡,最讓台下聽眾提心吊膽的,也常常是「鼓掌的時機」,在不恰當的時間放炮拍手,那還真是尷尬啊。

日前全家再一次前往欣賞張正傑老師籌辦的親子音樂會,這次主題是「兒童歌劇院」。除了有弦樂四重奏可以欣賞,這次的亮點還多了兩位男女高音,提琴弦音與歌劇人聲攜手出擊,讓這場演出更有看頭,並博得台南鄉親滿堂彩。




有趣的是,在聽完這場結合音樂演奏以及歌劇的表演之後,我才曉得,原來欣賞單純的樂器演奏和歌劇表演,兩者約定俗成的鼓掌時機其實是不一樣的。

  • 在純粹的樂器演奏表演,聽眾在「樂章與樂章之間不能任意拍手鼓掌」,「演奏中也不拍手鼓掌」,一般要等到作品完全結束,表演者起身或離開演奏狀態後再鼓掌。
  • 不過在歌劇表演,觀眾是被容許、甚至歡迎在詠嘆調結束後就鼓掌, 甚至可以熱烈喝采「Bravo」 (Bravo 來自義大利文,意思是太棒了!好極了!)。觀眾也可以在表演者歌聲快結束、剛結束,但是音樂仍奏著尾奏時拍手。歌劇在各幕結束、幕簾垂下的高潮瞬間,觀眾也可以鼓掌喝采。 

簡單來說,欣賞歌劇的鼓掌時機,比起聽音樂演奏來得自由。有人認為,這是因為歌劇在藝術文化領域裡仍被視作是戲劇表演,和純粹的音樂演出不同。


鼓掌要拍得恰到好處,其實箇中學問還真不少


拍手,是聽眾回饋給表演者的一種「聲音表情」,透過音量大小,音調高低、頻率快慢,讓舞台上的人知道底下的聽眾「我正在想什麼」。

以下我以一場交響樂團表演為例子,將演出從頭到尾可能遇到的拍手時機,做個簡單整理分享給大家

  • 在舞台空無一人、樂團登場之前,請不要拍手。如果這時候拍手,就會有催促表演者上台的意思。
  • 當樂團進場後,拍手或不拍手都可以,不過一旦樂團全體成員坐下,拍手就要停止並保持安靜,因為接下來是樂團的調音時間。
  • 接下來就是指揮登場,不用說,鼓掌聲用力甲催落去!
  • 開始表演之後,在樂章與樂章之間, 基本上是不拍手的。
  • 樂曲結束後,依自己真實的感動程度來拍手。不過不要太早搶拍鼓掌,不然會破壞樂曲結束的氣氛。
  • 樂曲結束後,雖然大家很想要聽安可曲不過 請不要急著喊安可(Encore),可以先用熱情的掌聲諂媚一下表演者,接下來再用喝采聲引導出安可曲。

以上我所分享的只是「如何鼓掌」的新手攻略,絕對不是戒律天條。大夥只不過是聽場音樂會嘛,沒有必要把自己搞到緊張兮兮。

曾經有一位演奏家朋友對我說:「大多數台上的演奏者,對於觀眾在樂章與樂章之間拍手,並不會真的感到不愉快,因為這些放炮的 聽眾們也是因為喜歡音樂才為我們拍手的。」我不清楚這真的是否代表多數演奏者的肺腑之言,不過這段話聽起來還真的蠻貼心的。


©林旻憲醫師,保留所有權利